刘昶

幼年封王

刘昶是宋文帝第九子,生母为谢容华。他在元嘉二十二年(445年)被封为义阳王,食邑二千户,时年仅十岁。

历职内外

元嘉二十七年(450年),刘昶被拜为辅国将军,出任南彭城、下邳二郡太守。

元嘉三十年(453年),太子刘劭弑父篡位,但不久便被三弟武陵王刘骏攻杀。刘骏即位称帝,史称宋孝武帝。刘昶先是被刘劭授为散骑常侍,继而又被刘骏改任为太常。后来,刘昶被外放为东中郎将、会稽太守,监扬州浙东五郡(即会稽郡、东阳郡、新安郡、临海郡、永嘉郡)军事。

孝建元年(454年),刘骏将浙东五郡升置为东扬州,以刘昶为后将军、东扬州刺史。

大明元年(457年),刘昶被召回朝廷,担任秘书监,领骁骑将军,加授散骑常侍。他不久又被授为中军将军,再次担任南彭城、下邳二郡太守。后来,刘昶又改任前将军、江州刺史,并都督江州及西阳、新蔡、晋熙三郡军事。

大明三年(459年),刘昶被征拜为护军将军,获赐鼓吹一部,增食邑一千户。后来,刘骏又改任刘昶为中书令、中军将军,进拜其为开府仪同三司。

大明八年(464年),刘骏病逝,太子刘子业即位,史称宋前废帝。刘昶被外放为征北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徐州刺史,镇守彭城(治今江苏徐州),并以使持节的身份都督徐州、兖州、南兖州、青州、冀州、幽州六州及豫州梁郡军事。

流亡北魏

刘昶性情偏执急躁,对刘骏多有不恭之处,常受呵责,民间为此都称刘昶必有异心。刘子业即位后,对宗室诸王极为忌惮。刘昶将反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。刘昶遂遣典签蘧法生奉表入京,主动要求回朝,以试探刘子业的态度。当时,刘子业刚诛杀江夏王刘义恭,便想借机将刘昶一并除掉。他声称刘昶与刘义恭合谋造反,并屡次责问蘧法生为何不奏报朝廷。

蘧法生担心皇帝治罪,竟仓惶逃回彭城。刘子业便下令讨伐刘昶,并亲自率军渡江,向徐州进发。刘昶欲举兵反抗,但却不得军府将吏及所辖州郡的拥戴。他自知难以抵抗朝廷征讨,便抛弃母亲和妻子,只带爱妾吴氏一人,与亲随六十余人连夜弃城北逃,投奔北魏。时为永光元年(465年)九月。随从沿途叛逃,最终抵达北魏时仅剩二十余人。

刘昶在北魏深受献文帝拓跋弘的礼遇,被拜为侍中、征南将军,封丹阳王,并娶公主为妻。后来,刘子业在政变中遇弑身亡。宋明帝刘彧(文帝第十一子,刘昶异母弟)承继帝位,曾遣使赴魏,愿以黄金千两赎回刘昶,但却未能如愿。他追改刘昶为晋熙王,将第六子刘燮过继到刘昶名下,以承继其封国(晋熙国)。拓跋弘则进拜刘昶为外都坐大官。

好犬马,爱武事。入魏历纪,犹布衣皁冠,同凶素之服。然呵骂僮仆,音杂夷夏。虽在公坐,诸王每侮弄之。或戾手啮臂,至于痛伤,笑呼之声,闻于御听。孝文每优假之,不以怪问。至于陈奏本国事故,语及征役,则敛容涕泗,悲动左右。而天性褊躁,喜怒不恒。每至威忿,楚扑特苦;引待南士,礼多不足。缘此,人怀畏避。太和初,转内都坐大官。

征伐南齐

及齐初,诏刘昶与诸将南伐。路经徐州,哭拜其母旧堂,哀感从者。乃遍循故居,处处陨涕,左右亦莫不酸鼻。及至军所,将临阵,四面拜诸将士,自陈家国灭亡,蒙朝廷慈覆。辞理切至,声气激扬,涕泗横流,三军咸为感叹。后昶恐水雨方降,表请还师,从之。又加仪同三司,领仪曹尚书。于时改革朝仪,诏昶与蒋少游专主其事。昶条上旧式,略不遗忘。

孝文临宣文堂,引武兴王杨集始入宴,诏昶曰:“集始,边方之酋,不足以当诸侯之礼。但王者不遗小国之臣,故劳公卿于此。”又为中书监。开建五等,封昶齐郡公,加宋王之号。

十七年,孝文帝临经武殿,大议南伐。语及刘、萧篡夺之事,昶每悲泣不已。帝亦为之流涕,礼之弥崇。

十八年,除使持节、都督吴越楚彭城诸军事、大将军、开府,镇徐州。昶频表辞大将军,诏不许。及发,帝亲饯之,命百寮赋诗赠昶。又以其文集一部赐昶。帝因以所制文笔示之曰:“时契胜残,事钟文业。虽则不学,欲罢不能。脱思一见,故以相示,虽无足味,聊复为一笑耳。”其重昶如是。自昶背彭城,至是久矣,昔斋宇山池,并尚存立;昶更修缮,还处其中。不能绥边怀物,抚接义故,而闺门喧猥,内外奸杂,旧吏莫不慨叹。预营墓于彭城西南,与三公主同茔而异穴。发石累之,坟崩,压杀十余人。后复移改,公私费害。

十九年,昶朝京师。孝文临光极堂大选,曰:“国家昔在恒代,随时制宜,非通世之长法。或言,唯能是寄,不必拘门。朕以为不然,何者?清浊同流,混齐一等,君子小人,名品无别,此殊为不可。我今八族以上,士人品第有九;九品之外,小人之官,复有七等。若苟有其人,可起家为三公。正恐贤才难得,不可止为一人,混我典制。故令班镜九流,使千载之后,我得仿像唐、虞,卿等依希元、凯。”及论大将军,帝曰:“刘昶即其人也。”后给班剑二十人。

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四月,刘昶病逝于彭城,终年六十二岁。元宏为其举哀,赐九锡殊礼、前后部羽葆鼓吹,追赠假黄钺、太傅、扬州刺史,谥号明王,葬礼规格皆依晋朝琅邪王司马伷旧例。

人物评价

魏收:刘昶猜疑惧祸,萧夤亡破之余,并潜骸窜影,委命上国。俱称晓了,咸当任遇,虽有枕戈之志,终无鞭墓之诚。昶诸子尫疏,丧其家业。宝夤背恩忘义,枭獍其心。此亦戎夷彯狡轻薄之常事也。天重其罪,鬼覆其门。

个人作品

《断句》:白云满鄣来,黄尘暗天起。关山四面绝,故乡几千里?

【品评】

刘昶是宋文帝第九子。前废帝子业即位,怀疑刘昶有异志。于是他投奔北魏,亡命途中作此诗。诗的前两句写边关之景。白云之“来”,黄沙之”,充满了动感,既传写出边关特有的风云之气,也造出一种紧迫压抑的情绪,透露出逃亡者的惊恐心理。后两句转为抒情。四面绝字不仅写出关山高入云天之势, 而且也写出了边塞绝域的荒凉穷僻。身处绝域,四顾皆山,怎不令诗人发出故乡几千里的悲声!此诗风格高迈,笔力凌健,颇有沉雄之韵。且对仗工整,仿佛唐人五绝的格局。